2014年新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1次聚焦“三农”,提出了2014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8项重点,把“三农”问题提高到空前重要的高度。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深刻地体现出党中央高屋建瓴的战略取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学以启思、学以致用,方为学习之道。我在深入学习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过程中,结合中央提出的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和任务,结合荆州拥有的自然禀赋和蓝特?两湖绿谷的经营特色,对荆州如何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荆州地处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发达,集散功能强大;荆州雄踞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两大粮仓的结合部,粮食、蔬菜、油菜、瓜果、淡水鱼、禽畜等农产品资源丰富,其中淡水鱼和“双低油菜”的产量位居全国市州第一;荆州拥有一大批从事粮食、淡水鱼、油菜、生猪、禽蛋加工的工业企业,农产品加工实力强劲。这些比较优势,为荆州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认为,荆州应该用高端视野和战略思维,全面谋划、加快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这一重大项目。可以充分利用“两湖绿谷”大型农产品物流交易平台,聚合起荆州的区位、资源、产业、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构造出一个辐射全国、贯通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配送全过程的农产品交易平台。通过建设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做强大流通,形成“聚集两湖、给养中国、通汇天下”的物流交易体系,把荆州建设成为国家级枢纽型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对此,我有几点个人思考。
一、建设大项目,提高对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凝聚力
流通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生产、流通、消费这条完整的产业链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例如我们熟悉的浙江义乌,依靠发达的物流交易体系带动小商品生产,弥补了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的先天不足,成为闻名全球的小商品生产、物流中心。再如我们熟知的山东寿光,凭借丰富的蔬菜资源优势支撑农产品物流交易体系建设,成为闻名全国的蔬菜之乡。他们的出发点虽然不同,但路径却是一致的:通过建设一批大型流通项目,构筑强大的物流交易平台,提高对生产、消费两大环节的凝聚力。
反观荆州,交通区位好于义乌,农业资源优于寿光,自然禀赋更胜一筹。凭借这么明显的比较优势,荆州完全有条件打造出一个好于义乌、优于寿光的物流交易平台。正是怀揣这种梦想和希望,2007年以来,我们以整合荆州农产品资源、构造农产品产业链为目的,累计投资10亿元,建设了总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两湖绿谷”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形成了蔬菜、水果、干货、粮油、副食、香蕉、冷冻食品等七大市场和电子商务、检验检测、分拣加工、物流配送、冷链仓储、电子结算、现代会展、综合服务等八大功能区。“两湖绿谷”纵向串联了上游农产品生产者和下游农产品消费者,横向辐射了全国广阔的农产品市场,不仅加固了整个农产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紧密度,而且还促进了本地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两湖绿谷”建成之初,市场销售的本地蔬菜仅占10%。而现在,这个比例猛增至85%以上。到2013年,“两湖绿谷”农产品销售范围已经覆盖全国28个省、区、直辖市的400多个县(市),年交易量突破552万吨、交易额达到340亿元,初步勾勒出了一个以资源为依托、以物流为渠道、以交易为平台、以集散为动力的产业链,在全国农产品生产、物流、消费市场上形成了鲜明的荆州特色。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强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覆盖全国的市场流通网络建设。我认为,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在生产、消费环节中发展不平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一剂良方。“两湖绿谷”的成功实践,也给了我这样一个启示:要解决农产品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的老大难问题,就需要从流通环节进行“中间突破”,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产品物流交易平台,起到做强中间、带动两端的效果。
根据这个思路,我们将以“两湖绿谷”作为垂直整合大平台,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对农产品交易平台进行功能整合,以进一步提高对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凝聚力。一是强化主体功能。今年6月,我们将启动中国淡水产品交易中心、华中农资农机交易中心和荆州长江粮油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通过增强“两湖绿谷”现代物流交易平台的主体功能,提高其对上游农产品生产、下游农产品消费两大环节的产业关联度。二是重组主体功能。在原有和新建项目中,我们将对电子商务、冷链仓储、分拣加工、商务会展、专用码头、农资农机和旅游观光等一系列功能进行组合,省却商户“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麻烦,用“服务超市”向商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便利服务。三是再造主体功能。根据大批量采购农产品的需要,我们将在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增加新的功能。如在采购环节,我们将农产品的采购链延伸到田间地头;在仓储环节,我们扩大冷库面积,强化冷链功能;在销售环节,我们将把配送链前移至超市、机关、学校。
通过上述措施,“两湖绿谷”农产品交易大平台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功能将进一步增多,凝聚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二、做强大平台,提高对流通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禀赋,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而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就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突破,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作为以农产品经营为主的“两湖绿谷”,为了做强做大农产品交易平台,也必须借助科技的力量,走创新之路。
也许有人认为,创新是科技领域、工业战线的任务。作为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两湖绿谷”沿用的是传统的经营业态和交易模式,毫无技术含量可言。在这里大谈创新,岂非奢谈?此言谬矣!且不说我们蓝特?两湖绿谷的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需要有创新的思维开阔眼界,需要有创新的举措开发市场,需要有创新的成果持续发展。即便是在现代农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如何繁育新品、改良品质、精深加工、保鲜贮藏、分拣配送,都包含着科技的要素、创新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产业链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创新链来支持,才能获得发展动力、实现产业拓展。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传统的经营业态和交易模式中寻找疑难点,并以此来确立创新点。我们发现,在如何使农产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安全、高效地送到居民的厨房和餐桌方面,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家农产品批发企业能够做到。究其原因,除了农产品必须经由生产、批发、仓储,销售等诸多环节和复杂流程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外,供需信息不及时、不对称所导致的信息传递脱节、信息传输失真,是问题的根结所在。于是,我们提出了一个创新目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方式。2012年12月,投资3500万元的“中国绿谷农产品交易网”正式上线。这个面向全国农产品种植生产、精深加工和交易物流商的大型农产品交易专业网站,设有农产品信息平台、农产品综合交易平台、农产品物流平台三大功能板块。其中,农产品信息平台主要为农产品流通的上下游客户提供生产、需求、产地、品类、价格等信息服务;农产品综合交易平台主要为“两湖绿谷”农产品自主交易和第三方农产品交易服务;农产品物流平台主要为农产品交易平台客户提供物流支持。中国绿谷农产品交易网的建设,推动了管理手段、交易方法和经营模式的创新,实现了农产品交易的信息化,提高了农民在农产品利润中所得的权重和收入。目前,已发展注册会员6万个,实现交易额100亿元。预计今年,中国绿谷农产品交易网的交易额可突破300亿元。
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方式的基础上,我们还将加大创新平台的建设,在“两湖绿谷”建设一个集流通、加工、研发于一体的农九游会app下载版官网正版的产品中心。其内容是:1、建立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高科技农产品加工园。园区设置物业管理、后勤服务、医疗保健、交通运输、商务接待、产品会展、市场拓展、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技术咨询、原料采购、仓储物流、信息网络、电子商务、金融信贷、法律事务、行政许可申报、九游会登录j9入口的人才招聘培训等18大功能性服务中心,真正做到低成本进入、低成本经营、低成本管理和全方位服务。2、建立为制造企业和流通主体提供技术保障、智力支持、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服务的农业科技研发园。园区建立有农产品加工研发中心、农产品物流技术服务中心、农产品基地技术推广培训中心、农产品食品质量检测指导中心、农业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全方位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等先进技术和新产品、新项目、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和技术咨询服务。高科技农产品加工园和农业科技研发园的建立,使“两湖绿谷”成为一个集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诸多要素于一体的创新大平台。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两湖绿谷”将会逐渐淘汰目前的现货交易方式,取而代之的将是拍卖交易、仓单交易、远程合约交易、网络交易、期货交易等新的交易方式,交易过程将实现虚拟化、信息化。届时,“两湖绿谷”也将会突破农产品交易的单一经营模式,可以全面开展以农业新技术研发、新品种引进试验、植物新品种选育等高端、前卫的科技研发活动,实现从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条龙的创新链,让高科技与新业态实现强强联合,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构造大枢纽,提高对农产品货畅其流的驱动力
一个大型农产品交易平台是否能够货畅其流,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吸引广大农民和商户进场交易。而吸引广大农民和商户进场交易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个交易平台是否具有品种多、批量大、交易旺、人气足的枢纽作用;是否具有保护农产品价格、提升农产品价值的能力;是否具有让农民和商户赚钱的效应。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产品频繁出现农产品滞销难卖、价格暴跌的现象,致使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无法得到合理的价格回报,农民的收入无法通过增收而增加,商户的利益无法得到可靠的保障。尽管造成农产品价值和价格发生背离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我认为,在农产品期货市场还不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还不完善的今天,加大物流环节的储备功能,将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建成农产品的调蓄池,不失为一条捷径。在这方面,我们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增加仓储能力,打“时间差”。我们投资建设了一座库容量为5万吨的冷库,当某个农产品集中上市且价格走低时,就采取向经营户发放补贴的办法,鼓励他们按照当时的市场平均价大量收购农民的农产品进行冷藏保鲜,当农产品需求上市、价格回升时再销售。近年来,我们对本地滞销的柑橘、白菜进行了及时收储,既保证了合理的价格水平、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又维持了合理有效的市场供给。二是扩大销售渠道,打“短平快”。“两湖绿谷”的商户超过5000家,经营辐射全国,有很强的市场号召力。当某个农产品发生严重滞销时,我们就发动所有商户,开动所有渠道,开展销售攻势。2013年5月初,荆州区李埠镇的包菜发生滞销1200吨。我们一方面调动“两湖绿谷”蔬菜商户的力量,扩大外销渠道;一方面挖掘“两湖绿谷”蔬菜配送渠道的潜力,增加对本地沃尔玛、中百、中商等20家超市超市和农贸市场、机关、学校的配货量。经过20多天的强力促销,“两湖绿谷”共消化了600多吨滞销的包菜,占滞销总量的一半以上。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即:综合运用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等手段,合理确定不同农产品价格波动调控区间,保障重要农产品市场基本稳定,这给我们“两湖绿谷”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开启了新的路径。我认为,作为一家大型现代农产品物流交易企业,“两湖绿谷”在保护农产品价格、提升农产品价值的能力、提高农民和商户赚钱效应方面应该有大作为。因为,物流企业比农民更接近终端消费者,比商户更能从趋势上把握市场价格走势。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指导商户多样化经营。
有鉴于此,我们将以建设国家级枢纽型农产品交易中心为目标,努力提升“两湖绿谷”的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提高对农产品货畅其流的驱动力。第一,扩大冷库规模,提高仓储能力。今年6月,我们将设立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兴建一座动态库容量20万吨的冷库,对农产品进行保鲜、周转、分拣、加工。通过大仓储,提高对农产品调剂余缺、稳定价格的能力。第二,推行委托种植,实行虚拟储备。我们将以农产品种植成本和市场的刚性需求为依据,科学测算农产品的需求数量与合理价格,然后指导商户和让农民签订委托种植合同。这样可以让农民预先知道最终销售价格,然后再决定是否种植、种植多少。这等于是提前锁定农产品价格,对尚在种植中的农产品进行虚拟化仓储。第三,提升经营业态,完善销售终端。我们准备对现有的经营模式进行升级,以建成的批发市场为基础,建立自己的农产品零售终端,丰富销售形式,通过农产品在生产基地和零售终端的高速率动实现保值增效。
用大仓储提高调控能力、保护农产品价值,就能够使大平台货畅其流,就能够让广大农民和商户趋之若鹜,从而提高大平台的吸引力。有了这个大枢纽,农业就能够提质增效,农民就能够增产增收,商户就能够生意兴隆。
四、做强大流通,提高对农产品集散功能的扩张力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如何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如加快发展主产区大宗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产地小型农产品收集市场、集配中心建设等等。从“两湖绿谷”物流企业的角度看,我认为,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要让农产品多产快销,让农民增产增收。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对影响农民收入的症结看得深,对保证农民收入的措施定得准。对“两湖绿谷”,也提出了一个新课题,那就是如何通过优化供应链,让农产品在这里卖得动、销得快,形成大流通之势,继而提高“两湖绿谷”对农产品集散功能的扩张力。
当前,农产品经常陷入“卖难买贵”的怪圈,不仅影响了农民收入、伤害了农民利益,也影响了市民生活、伤害了市民利益。我认为,导致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拉着一条漫长的供应链。由于我国每个农户是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分散经营的,无法直接与市场对接,只好将农产品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再卖给零售商。从田间到餐桌,要经过采购、运输、仓储、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层层加价。其结果是:市场供应充足时,丝毫不会惠及消费者;市场供应紧俏时,也丝毫不会惠及生产者。
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优化供应链,减少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流通环节。从2007年创办“两湖绿谷”之时起,我们就开始探索建设高效快捷的农产品流通营销体系。一是与基地对接。“两湖绿谷”与全国100多个农产品基地建立了供货关系,帮助本市农产品通过“两湖绿谷”这个交易平台进入全国流通市场。二是与农商对接。“两湖绿谷”从全国各地招进5000多个农产品批发商户,农产品采购商不计其数。三是与超市对接。“两湖绿谷”吸引了全省及全国20家知名超市入驻,建立了专供湖北、湖南及周边地区超市的配货分中心,包括沃尔玛、中百、中商等共有20家超市在“两湖绿谷”配货,日均配货达1000吨左右。四是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接。“两湖绿谷”引进了20多家加工企业,采取“前店后厂”的方式设置产品直销点。五是与消费者对接。“两湖绿谷”农产品的批发业务均向对个体消费者开放,使广大市民能够享受到优惠的批发价格。通过这“五大对接”,“两湖绿谷”实现了生产者、消费者的直接见面,较好地克服了供应链过长、环节过多造成的许多弊端。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进一步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努力构筑大流通。一是加大基地建设力度。“两湖绿谷”准备在荆州区、沙市区新建5万亩蔬菜基地,在洪湖、监利建设莲藕水产品基地,在新疆建设特色瓜果基地;在有条件的县乡,建设小型农产品收集市场和集配中心。我们还将采取订单农业的做法,让生产者没有后顾之忧。二是在引导“农超对接”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两湖绿谷”计划用2至3年的时间,将荆州39个农贸市场逐步改造成超市,另外还将采取扶持社区农产品供应点和农产品直销超市等方式,开辟500个荆州城区农产品零售终端,实现“两湖绿谷”与超市对接。三是打造“绿谷”品牌。“两湖绿谷”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两湖熟”、“熟两湖”、“天下足”、“足天下”以及“绿谷”等五大商标。我们将充分发挥这五大商标的品牌影响力,努力提高市场知名度,精心培养消费者的品牌消费习惯,增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能力。
供应链的优化,将有效疏通信息、快速链接供需。受益的不仅是农产品的生产者,还有农产品的消费者;保护的不仅是农民的利益,还有市民的利益。有了这种“双赢”的效果,就会大大增强“两湖绿谷”对农产品集散功能的扩张力。
五、设置高门槛,提高对农产品安全监管的威慑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能否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让人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我认为,这是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大亮点。从农田到餐桌,农产品的安全不仅表现在数量上,确保老百姓“足食”,还要表现在质量上,确保老百姓“安食”。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不仅是地方政府属地管理的责任。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农产品物流交易企业,更应该主动作为、勇担责任。
我的这一认识,既来自于对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理解,也来自于“两湖绿谷”的实践。从“两湖绿谷”建设之日起,我们就以“绿色、环保、安全”为市场经营准则,坚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第一,我们落实机构,成立了“两湖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两湖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并成立了检验检测中心,专司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工作;第二,我们营造氛围,编制、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资料,制作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公告宣传牌,创办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栏,并与市农业执法支队、市植物检疫站共同进行现场法律咨询;第三,我们明确责任,与商户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明确市场与商户在经营行为中的责任义务及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规范商户守法经营的行为;第四,我们健全制度,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凡进入两湖市场进行销售的农产品必须经两湖检验检测中心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销售;第五,我们登记追溯,建立健全了进货检查验收登记制度、农产品购销台账、公示制度、报告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等制度;第六,我们严格检查,检验检测中心实行24小时工作制,对进入两湖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做到逢进必检。第七,我们齐抓共管,邀请市工商局、市农业局农业、市畜牧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入驻“两湖绿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共同监管。通过这套完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两湖绿谷”有效地强化了农产品销售质量,确保了农产品安全,被国家商务部评为“双百市场”示范工程。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把“两湖绿谷”打造成为国家级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就应该坚决守好安全链,用“高门槛”严格市场准入,用“零容忍”扫除安全隐患。为了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我们结合“两湖绿谷”农产品物流交易体系建设,将在支持标准化生产、重点产品风险监测预警、食品追溯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新的探索。1、前移农产品质量安检关口。以往的食品安全检查,都是针对进入两湖市场的农产品而被动展开的。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在县乡一级产地建设小型农产品收集市场和集配中心的工作,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的关口前移至田间地头,变事后安检为事先、事中安检,把不合格农产品挡在采购之前、市场之外。2、开展水产品健康养殖活动。荆州的水产品资源非常丰富,确保水产品的质量意义重大、影响广泛。在即将开工建设的中国淡水产品交易中心,我们将实行严格的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建立与水产品生产、经营、消费相适应的,包括生产养殖、检验检测、市场准入、购销台账等环节和以条码技术为支撑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统,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可靠。3、推行社会化食品安全监管。针对商户素质参差不齐,少数商户法律意识淡薄、自律意识不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容易反复等问题,我们在自身集坚持对农产品逢进必检、邀请政府职能部门和执法部门驻场监管的基础上,将针对大宗农产品交易,引入社会具有专业资质的质量检验机构。同时,还将发动广大商户相互监督、自我约束。通过这些举措,努力在“两湖绿谷”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严格自律的约束机制,不敢违规的威慑作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再次吹响了深化农村改革的集结号,再次打响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令枪,也再次给农业资源富集、区位条件优越、市场条件完善的荆州打开了加快发展的上升通道。我们将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为目标,以中国淡水产品交易中心、华中农资农机产品交易中心、两湖绿谷农产品交易中心为平台,胸怀“聚集两湖、给养中国、通汇天下”的宏大愿景,早日把荆州建设成为闻名全国、享誉世界的国家级枢纽型农产品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