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中国十几亿人口大国的每日的菜篮子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农村经济改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商品率的提高,农产品交易出现了批量成交的需求,由此孕育出了我国最初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但当时这些市场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的粗放式发展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农产品批发市场得到长足的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也开始从小到大、从大到强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此次采访的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有限公司、湖北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广东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3家在国内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企业。从北到南串起一条线并以点带面,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农批市场的发展脉络和缩影。
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突出,如今,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枢纽和核心,也承担着农产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据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共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400余家, 2012年,我国亿元以上农产品交易市场成交总额约20,270亿元人民币,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占农业生产总值的38.7%。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中心枢纽,在上游,70%的农产品是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流向消费终端;在下游,城市农贸市场80%的货源、生鲜超市60%的货源、餐饮企业95%的货源来自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个市场,三段历史,三十年行业发展的缩影,每个市场都在发挥着保供应,稳价格,调供需的功能,每个市场都立足于自身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发展亮点,通过它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从北到南,农批市场大流通大发展的大格局。
山东: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有限公司
买全国、卖全国的集散地市场品牌
受访人: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有限公司总经理时来滨
从地理位置看,寿光地处中国南菜北运、北菜南调的中心地带,紧邻济青高速和乌威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提高物流效率,节省时间和运输成本。从产业优势看,寿光“中国蔬菜之乡”的桂冠无人能撼。2009年,全国蔬菜总产量6.02亿吨,仅寿光一地就达到79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32%。2010年,寿光蔬菜产量将达1000万吨,全国平均每人8公斤。寿光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同时也是我国蔬菜行业最大的产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寿光蔬菜“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早已成熟。
始建于1984年3月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寿光西郊在经历了25年的辉煌之后,于2009年12月圆满谢幕。原蔬菜市场的淡出是历史的必然。随着寿光蔬菜交易量的迅猛扩张,市场规模和设施已显落伍,与寿光蔬菜产业的龙头地位很不相称。并且,寿光周边衍生出几十个小的蔬菜市场,市场发展一度比较混乱。客商和政府都迫切希望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农产品综合物流基地。时来滨回忆,“当时,寿光政府对物流园项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要对物流园3000亩进行整体规划开发,不允许零星建设;二是把物流园作为母体上市;三是物流园建设不是在原版基础上的简单扩张,而是要打造规划科学、管理先进、水平一流的农产品物流园。现代化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应运而生。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位于山东省寿光市,处在中国南菜北运、北菜南调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是经国家发改委审批的山东省重点项目,2009年4月1日开工建设,规划占地3000亩,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迄今实现总投资28亿元人民币。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以蔬菜批发为主,涵盖多种农产品及农资、种子等交易,集电子拍卖、网上交易、仓储降温、冷链加工、信息交流、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整个园区规划分为蔬菜交易区、水果交易区、地方特产及其他农产品中转交易区、种子生资交易区、蔬菜电子商务交易区、理货配送区、汽修汽配区和综合办公配套服务区等八大功能区。是国内目前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易中心、蔬菜标准形成中心。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经过近五年的运营,各项制度和功能日趋完善,园区目前蔬菜交易品种达370余种,日交易量2000多万公斤,交易额近4000万元,辐射到东北、华北、西北、京津沪等地及全30多个省、市、自治区。
整个项目分为三期,一期工程包括:蔬菜交易区、理货配送区、种子生资交易区、蔬菜电子交易区及恒温冷库、汽修汽配服务区等。二期工程包括:综合办公配套服务区8栋17层业主公寓楼完成主体施工;262000平方米的理货区,对汽修汽配区进行完善。三期工程包括:建设完善8栋17层公寓楼、文圣街68套门面商服、物流园内果品交易大厅、果品交易区(门档、停车场、加油站)、粮食、海产品交易区等。物流园目前整体运营良好,已完成第一、第二期工程,现正积极筹备第三期工程。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作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转枢纽,始终坚持“客户第一、服务为主、综合管理、和谐发展”的工作方针,走一条边经营边发展边建设的道路,园区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蔬菜交易量和交易额不断攀升。物流园在运营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了物流配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交易中心、蔬菜标准形成中心的作用,已经成为寿光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推动了寿光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大提升了寿光蔬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寿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蔬菜产业链效应。随着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带动寿光蔬菜品牌和中国农产品贸易真正进入高价值竞争、高效率流通的国际化层面。
农产品物流园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农产品流通市场,在发展中追求持续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永远向客户提供满足其需要的优质服务,快速稳健地发展批发市场业务,发挥网络优势和规模效应,探索并实践具有可操作性的现代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成为现代农产品物流九游会app下载版官网正版的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市场发展亮点主要体现在:
树立品牌,成为农产品流通行业标杆。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努力拓展“寿光蔬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的品牌影响力,充分利用成熟化的“一卡通”电子交易结算系统、国内首个由商务部设立并发布的“寿光蔬菜指数”、先进健全的农产品检验检测系统、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24小时满足客户需求的客户服务中心以及物流园特有的管理技术输出等,用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厚德载物”的公司理念,结合“南菜北运”寿光销地交易配送专区和“北菜南调”重点流通中心的优势,强化市场在国内农批市场特别是蔬菜交易市场内的权威特征,向成为全国蔬菜交易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大型综合交易市场迈进, 使农产品物流园真正做到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的有着自己的经营模式创新点,就是以面向全国的大宗农副产品果蔬调配经营为主,以面对山东省及京津沪地区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配送经营为辅,以建立信息系统为契机把网络交易系统作为必备的经营辅助手段的经营模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经济形势,单一的经营管理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公司发展需求,正创新和探索,寻求农产品批发新的经营模式。
经营转轨变型第一步—2013年9月成立客户服务中心。通过客户服务中心,实现资源整合,将生产(production)-网络(network)-零售(retail)三个环节进行有机结合,简称pnr模式。采用线下和线上全销售体系,将经营网络体系代理交易与网络工作相结合,旨在减少中间环节,力争成为农产品经营模式的新思路和新趋势。
经营转轨变型的第二步——探索电子商务。利用b2b、b2c、c2c、b2m线上线下及pnr商业模式,将产地种植户、合作社、经纪人及农产品加工企业,采取“订单农业”、合同收储、联合经营、市场直销、代营代销等方式与销地市场形成产销对接。已发展上游农产品直产直供基地36480亩,销售大型农批市场7家,产供基地和厂家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湖北: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有限公司
转南接北、产销对接的大市场
受访人: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伟
武汉,九省通衢,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淡水产品生产基地。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拥有着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绝佳的交通优势,承东启西、转南接北,独具优势,是华中地区农产品现代化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在武汉市大刀阔斧改善城市交通配套环境的大背景下,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总资产7.5亿元。2007年12月,香港上市的中国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控股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
立足华中,辐射全国。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是国家商务部、农业部重点支持的市场,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大市场占地647亩,经过分期不断的开发、投入、建设,已成为“以绿色、安全、无公害”为主题的集蔬菜、水产、粮油、干货调料于一体的综合性、多业态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目前入驻客商3000多户,已形成24小时全天营业格局。设置有冷藏加工、物流配送、电子结算与监控系统及信息收集与处理、农药残留检测等六大系统。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的蔬菜、水产、粮油、干菜调料副食品市场已成为华中地区的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集散中心。2012年交易总量370多万吨,交易额250多亿元。蔬菜交易区主营各种大宗蔬菜和精品特色菜,拥有蔬菜经营200多户及50多家配送中心,满足武汉市70%的蔬菜供应,蔬菜销售区域辐射整个湖北省及华中地区多个省份。目前交易量5000吨,交易金额1700万元,日车流量过万次。淡水产品交易网络遍布全国,日交易量约3000吨,交易金额约4500万元,是全国最大的淡水鱼批发市场。粮油、禽蛋、干调日交易量为1000吨,交易金额700万元。保障价格平稳,稳定货量供应。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的发展亮点主要表现在:
1、承载产销对接、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致力于农产品流通事业,服务湖北农业”一直是白沙洲大市场经营的重要目标,过去十年里,市场坚持深入省内各个生产基地,为带动当地农产品“走出来销出去”做了很大的贡献。
在2014年7月举办的“白沙洲大市场十周年‘升级改造创品牌市场’暨服务湖北农业‘产销’对接签约仪式”上,市场代表及经营户分别和长阳县农业局、京山县粮食局及湖北特种产品厂家代表签订了“产销”购销协议,总代购量为31.38万吨,合同金额约15亿元。
2、 加强检验检测,重视食品安全
检测中心是白沙洲大市场的品牌形象支柱,成为白沙洲大市场新的名片。
市场具备蔬菜、水产品、粮油等品类的快速检测能力,检测中心面积210平方米。设立了工作机构和专职检测人员。市场检测工作由行政部负责,安排有十五名专职人员从事农产品日常检测工作。配有专业检测仪器:rat-201型64通道农药残留检测仪一台、pr-2000a型速测仪五台、ttj-10h24通道多功能食品检测仪一台、ttnj-16通道农残快速测定仪一台、水产品快速检测设备一台、tt-100r型胶体金读卡仪一台、气相色谱仪一台、酶标仪一台、zf-20c暗箱式紫外分析仪二台等相关农残检测设备。建有《实验室管理制度》、《检测员岗位职责》、《抽样人员职责》、《检测工作公正性制度》、《抽样规则》、《送检须知》等制度,并每天登记台账。
日常工作中,每天将检测结果在市场网站及电子显示屏上进行公示,发放检测合格单,对于超标品种配合市场工商所及农业执法部门做无害化销毁处理。2010年震惊全国的海南“毒豇豆”正是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在对海南省豇豆抽检中发现的,连续3次检出高毒农药水胺硫磷残留。为此,武汉市农业局规定停止销售来自海南省的豇豆3个月。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3、市场经营大户成立行业协会
白沙洲大市场支持经营大户按经营品种分类组成了蔬菜、水产、粮油等行业协会,在食品安全、产销对接等方面都发挥大经销商的领头羊作用。协会加入日常市场管理工作中,每年,各协会会长会带头签订相关的食品安全责任书,依法行使责任和义务。由于市场并非执法单位,没有权力销毁商户东西,当商户所销售的农产品出现问题时,市场、协会和该商户就会做出一个协议销毁,销毁商品所产生的损失共同承担。这样本该由商户全部承担的损失减小了不少,商户在食品安全方面也会更加重视。
大市场还定期拿出一定的资金支持协会到全国市场考察交流,支持他们参加商务部、农业部和全国性行业协会组织的专题会议和对接活动,增强了市场对经销商的凝聚力。
广东: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引领创新 绿色交易, 农批市场转型升级之典范
受访人: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运通总部副总经理崔今善
深圳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副总经理陈洁
十一届三中全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农村经济改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商品率的提高,农产品交易出现了批量成交的需求,孕育出了我国最初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但当时这些市场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的粗放式发展阶段。农产品批发市场伴随着改革开放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得到发展。在这期间,深圳市政府为了保障深港居民菜篮子供应,1989年10月,农产品公司旗下第一家批发市场深圳布吉农九游会app下载版官网正版的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建成开业。
布吉批发市场首开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之先河,探索了一条将现代企业制度与农产品市场建设相结合的成功示范,开创了“企业办市场、市场企业化”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体制的组织模式,被誉为“布吉模式”。布吉农九游会app下载版官网正版的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自建成次年起连续18年名列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量之首。
1997年,农产品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更名为“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后,成为了国内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成功实现了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为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实现“布吉模式”的基础上,农产品公司不断探索企业创新发展道路。面对产业链条过长、核心竞争能力不强的现实,公司适时调整发展战略,集中资源,确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公司的核心业务,提出了“归核化”战略,主要资源向农产品批发市场业务集中。自1997年开始,公司投资控股了深圳福田、南昌、上海、合肥、西安、北京、成都、长沙、惠州等地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全国性批发市场体系。
农产品公司在做大做强公司主业的前提下,还大胆探索多元化的经营道路,拓宽企业经营空间,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2003年,农产品公司投资控股广西糖网食糖批发市场,开始进入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公司旗下的广西糖网、云南鲲鹏名列国内食糖市场前三甲,“柳糖价”成为中国食糖价格风向标。除食糖外,公司还拓展了茧丝、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电子交易市场。
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经历25年的探索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投资、开发、建设、经营和管理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业务、总资产超过120亿元的大型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企业集团,旗下全资、控股企业33家,分公司2家,主要参股企业24家。
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经过30年的探索与发展,已不再是投资、收租的简单经营管理模式。而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已经开始。深圳农产品积极探索批发市场行业向新一代市场转型升级,形成了具有前瞻性、引导性的“绿色交易”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切实保障城市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也引领新一代农批市场向前发展。
农产品公司率先开创农批市场网络化经营模式。农产品公司经过25年努力,剥离大量非核心低效资产,公司批发市场主业的规模迅速壮大;与此同时,公司主业也遇到大而不强的情况,公司积极转型,有针对性地实施了“网络化”战略,不断提高公司批发市场网络的协同效应及核心竞争力。在深圳、北京、上海、天津、成都、西安、长沙、武汉等20余个大中城市经营管理超过30家综合批发市场和网上交易市场,形成国内最具规模的农产品交易、物流及综合服务平台,公司旗下批发市场农副产品年度总交易量超过2400万吨,年度总交易额超过1400亿元,约占全国规模以上批发市场交易总额的10%,形成了批发市场网络化大平台,并实现集团主业的协同经营。
农产品公司率先创导“绿色交易”经营理念。精心打造以保障食品安全、提高流通效率、综合利用资源为核心的海吉星品牌,使得海吉星市场汇集了公司在工程建设、食品安全、信息科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金融服务、综合环保等领域的创新性成果,成为农产品流通行业转型升级的典范之作。2012年9月14日,深圳海吉星荣获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颁授2012 年度市场大奖银奖,这是全中国首个批发市场获此殊荣的国际大奖。该奖项每年由世批联组织在全世界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范围内征集、评选和颁发。2012年度市场大奖的主题是“卓越的新建基础设施”。
1、效率优先的现代物流理念和先进的规划设计,充分满足“绿色交易”的需要。科学完善的整体规划、一流的硬件设施、快捷高效的物流安排等,提高了市场运营效率,降低了农产品损耗。例如,以物流效率优先的理念进行硬件规划,在交通干道上设置单向绕场主干道并铺以分层级道路;基于货物装卸效率提升及环保需求,深圳海吉星设计1.2米高标准装卸平台和8米宽采购通道,满足货物快速流转的需求以及采购者的快速选购需求。在停车设计上,采用分离双通道,将来货车和采购车进行分区停放,在提高货物装卸效率同时杜绝尾气污染食品,同时针对不同车型提供超过2500个停车位;深圳海吉星还注重先进理念与本地实际的结合,交易建筑的柔性设计为未来改造全冷链低温大棚预留足够的空间。大厅与大厅之间的距离超过48米。
2、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广泛和创新性运用,改变了传统流通格局。深圳海吉星按国际标准投资6000多万元建设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以中央电子结算为核心内容的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货物信息登记系统、客户服务系统、电子结算系统、车辆管理系统、消防监控系统等,覆盖了市场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全方面满足物流园日常运营管理需求,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管理水平。同时,也为产销双方提供了大量的综合信息服务,引导其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确保供应并平抑物价。 3、打造全方位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管控体系,对食品安全、卫生和品质进行全方位保障。开创了国内农批市场发展第三方实验室独立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的先河,目前日均检测量可达1200个,检测范围包括了蔬菜、水果、冻品、干货、茶叶等。并研发“风险地图”加强市场网络的风险预警,实施rfid物联网项目实现全程可追溯,打造集检测、分析、研究、技术开发和信息发布等综合职能于一体的食品安全公共服务平台。推行可追溯电子结算,通过电子结算系统,深圳海吉星可进行来货信息采集及实现ic电子卡交易,进而可随时掌握物流园内交易农产品的产地、交易量、交易价格及买卖双方等信息,如发现不合格农产品,公司可通过电子结算系统的交易信息快速实现召回,实现批发交易环节的食品安全可追溯;同时,电子交易系统的信息可为政府进行物价调控、保障供应等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目前深圳海吉星已在蔬菜交易区成功推广了电子结算可追溯交易模式,蔬菜区电子结算已达到全覆盖。现阶段,蔬菜区域经营情况已相对稳定,电子交易日均交易笔数为5400笔,日均交易量为5000吨,过机率95%以上。
4、探索平价农副产品流动售卖模式。平价农副产品流动商店项目以海吉星物流园为依托,创造性地采用“门店 车”的模式,实现了300台车深入深圳市900个区域进行平价农副产品流动销售,此做法被正式写入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鼓励在国内推广实施;
5、实施节能环保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开发中水回用、生物质能热电联产、有机复合肥料生产等综合环保项目,目前已建立了我国首个为大型农产品物流园量身定做的全方位废弃物回收利用方案,实现资源增值,环保低碳。深圳海吉星在园区内投资开发回用水项目工程项目,项目每天对物流园1600吨废水进行处理,每天回收产生的800吨中水主要满足物流园清洁卫生、绿化灌溉、工程建筑等用水,每年可节省自来水资源30万吨;采用集中供冷技术,采用单元式中央供冷小型冷库群模式,为商户提供冷藏服务,集中供冷模式相比“一机一库”的制冷模式节电率达30%;采用电瓶转运车,海吉星物流园已投入电动转运车辆300辆,按一台车一年排放二氧化碳3.24吨计算,每年可减少碳排放900吨;在部分区域建设安装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基本能够满足区域管理用房的用电需求。
快速的物流体系、先进的信息科技、全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管理以及注重节能环保等,使得深圳海吉星物流园交易量放大30%以上,成为华南地区的价值洼地,造福百姓民生。
农产品公司率先探索以农产品交易所为龙头,依托辐射全国的实体市场与电商平台的产业版图。发挥线上线下网络优势和规模效应,构建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多品种、多层次、多模式的农产品绿色交易新体系,持续树立行业领头羊的地位。农产品公司积极探索农产品行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旗下前海农交所与中农数据共同发布的“前海·中国农产品批发价格系列指数”通过汇集全国18个省及4个直辖市的26个主要批发市场、40个主流品种的农产品价格。这一系列指数包含综合指数、大类指数和单品指数三类指数。以前海农产品交易所为龙头,依托辐射全国的实体市场和电商平台,发挥线上线下网络优势和规模效应,构建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多品种、多层次、多模式的农产品绿色交易新体系。
作为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农产品公司肩负使命、情系民生,在保障城市食品供应、确保食品安全、平抑和稳定食品价格、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